中国经贸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报社

编辑出版:《中国经贸》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97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82/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zgjmbjb@126.com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中国商报社《中国经贸》杂志社

网址: 《中国经贸》杂志社

区域高校联合办学未来可期

时间:2022/05/07  点击:386


       

内容摘要:近期在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后,大湾区各领域的联动合作也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确实值得关注。

关键词:区域高校;联合办学;办学机制

作者简介:

?

  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以粤港澳高校联盟为基础,构建大湾区高校联合办学新机制。近期在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后,大湾区各领域的联动合作也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确实值得关注。

  实际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国家发改委随即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这些重磅文件的密集推出,反映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在新时代,将从以往注重单个城市建设走向更加注重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培育与建设,未来要特别关注区域性的联动合作。因此,探讨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问题,应当置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审视。

  目前,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作为国家战略的都市圈建设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部,如何建立相关高校的联动合作机制是基础。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发挥民间层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区域内部高校联盟。比如粤港澳高校联盟已于2016年成立,即是粤港澳三地为促进内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所做的民间尝试,迄今已汇聚粤港澳三地28所高校。接下来需要在联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并探索联盟内部高校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支持成果转化等具体事项。另一方面,也应当充分发挥官方层面的作用,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衔接机制和共同框架。这方面可以借鉴“博洛尼亚进程”有效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经验,建立容易理解及可以比较的学位互认和学分转换体系,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这对于具有“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征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来说尤为需要,并尤其需要三地政府层面的协商和努力。

  同时,要探索和建立区域内外部高校的联动合作机制。如今的趋势可能过多强调区域内部高校联合,但千万不要只顾形成一个内部圈子,而排斥了区域外部高校的参与和合作。区域外部高校,一种是指除本区域外的国内其他高校。对这类高校依然需要展开广泛的对话和协商,在厘清各自优势和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另一种是国外高校,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也即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以及长三角这些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引进世界名校和特色学院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入一流高等教育资源,更重要还在于激活区域所有高校的活力以及推进国际化的动力。不但在国内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区域,而且未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上也能真正对标发达国家的核心区域。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创新,不能仅仅依靠一种高等教育内部资源整合的封闭式创新,而更要关注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各生产要素相互作用下的开放式创新。比如旧金山湾区,著名的“硅谷”和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群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是这种开放式创新的典范。在长期内外互动下形成的独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其形成领先全球的关键,政府、市场和高校紧密而有机地联合起来,让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体、相互促进。让创新型大学不单只是依靠技术创业行为,将创新创业教育也纳入到创新型大学的整个创业系统之下。因此,如何建立区域高校群和经济产业同频共振、携手发展的内外联动合作机制,在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间搭桥,应成为未来我国区域高校联合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努力方向。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年,如今高等教育发展站在新起点上。积极探索区域高校联合办学新机制,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动向。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将已有的积极要素有机整合起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创新之路。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本文由: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

2022/05/07

上一篇: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效
下一篇:教育现代化引领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