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报社

编辑出版:《中国经贸》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97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82/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zgjmbjb@126.com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中国商报社《中国经贸》杂志社

网址: 《中国经贸》杂志社

法制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塑造

时间:2019-06-12  点击:759


       

摘 要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法制社会的不断建设,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也越来越重要。依法治国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重的治国方针之一,而公民法律意识则是实现这个方针的主要内动力。法制社会的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努力,而形成了全面的法律意识的公民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法制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出发,分析如何培养与塑造法制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塑造。

关键词 法制社会 公民 法律意识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杨颖,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86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知识、观点和心理态度的一类总称。法律意识也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与塑造公民法制意识是必要的。

一、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意义

法制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知法懂法的公民。想要公民知法懂法,就得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让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并能用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

法律法规是立法者在经过一系列的研讨、实施、修改等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深度对立法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

(二)公民法律意识对严格执法守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法制社会中,人们众多的行为活动都是公民法律意识支配公民做出来的,比如公民签订各种合同、依法纳税、办理证件等。法律意識的存在,使得执法者做事更加公平公正,守法者做事更加守法。

(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民主和监督机制的实施

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让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更加了解,这样可以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平和稳定。而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后,也可以更好的利用公民的法律意识行使公民的监督权,促进国家社会民主法制化的发展。

二、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实际上是特殊性很强的法律现象,主要由多种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所组成,也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范畴。公民的法律意识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成拥有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没有拥有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从每个公民的认识角度不同可以分为公民心理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思想的法律意识,从法律意识表现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群体和社会法律意识,但是因为法律意识的概念十分的复杂,并且有着很高的内涵性,所以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对所有公民的法律意识进行系统的把握,现阶段我国的公民法律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首要的方面来说,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导致我国的公民法律意识中同时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现代的法律意识,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下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每个公民都在培养公正、公平、民主、守法的法律意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从上个时代残留下来的封建传统的法律意识还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小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封建传统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还有很多公民保留着传统的法律观念,用传统的法律意识对新时代的冲突和纠纷妄加评论,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现代公民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现代法律的权威性,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后果,国家要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积极引导公民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法律意识,摒弃落后的腐朽的法律意识。

另外,在法制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一直都重视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塑造。但是,对于我国有着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文化教育普及的缺乏,因此法律意识的淡薄,甚至还有很多“法盲”。当今社会也依旧存在一些由于法律意识缺乏而出现的现象,最近几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有公民工的工资被无良老板剥削、拖欠甚至是克扣,这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导致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解决问题。

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对法律意识的认知都不够全面和完善,也不能对法律的适当运用。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每年都持续增长,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而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但是却缺乏法律意识导致他们走不正确的道路,不仅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伤害,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除了这几类典型的公民法律意识缺乏外,其他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或多或少的不够完善,甚至严重缺乏。所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三、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个范围上来说,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影响公民法律意识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上去。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社会关系、宗教关系和法律制度,只有当这些社会要素和物质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认同,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公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只有与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找到原因。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发达,社会制度还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我国的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形成了许多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如此长时间的沉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正是由于我国公民的骨子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才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这种阻碍具体表现在:我国的公民权利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公民对权利十分的鄙薄不屑,另一方面又对权利有着极度的渴望崇拜,这是由于公民内心的传统伦理道德精神对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公民的传统观念是以家族为中心的本法观念,这种观念是我国传统法律发展的精髓所在,尽管在时间的推移下我国公民的这种观念有所减弱,但是依旧残存着传统的法律精神,这会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最后一个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是我国的法律生活的不断失衡,这种失衡无疑会对公民的法律意识观念造成影响。我们国家是一个奉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国家,国家可以充分运用法律的武器保障国家的平稳运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了维持社会和法律生活的平衡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但是现在看来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有的法律并不能和公民的现实生活相匹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公民对法律的功效性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国家法律生活的不平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法律法律意识的发展。

四、如何培养和塑造公民法律意识

布鲁纳曾说过:“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详的黑暗之中。”所以应该加强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让公民懂法也会用法。想要培养和塑造公民的法律意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贯彻落实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俗話说得好,没有规律不成方圆。要想建设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让全社会公民养成“遵纪守法”的理念,让它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报告也专门强调了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性性。这对于我们全面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深入持久的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

想要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其实方法还是挺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此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可以经常给公民发放一些跟法律知识有关的文本,让公民自己利用时间去学习;在各种公告栏里粘贴放置一些普法知识,可以让公民随时随地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有条件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法律知识方面的免费或低价咨询机构,以供公民有法律方面问题时可以去进行相关咨询;政府还可以定期组织公民参加一些跟法律知识有关的活动。只要是可以帮助公民提高和塑造法律意识的方法,都可以尽可能去实施。

(三)重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如今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一方面体现出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知识了解太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是有欠缺的,才导致青少年不能约束自己从而走上不归路。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想要培养和塑造公民的法律意识,更应该从小就开始,对青少年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课业学习,对于法律知识的教育也应该重视起来。可以经常开展法律有关知识的讲座、竞赛等活动,以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增长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法学教育程度,成为国家真正的栋梁。

(四)严格执法,优化有关部门工作作风

由于一些机关部门工作作风问题,导致公民对法律的公平、公正持有怀疑态度,这对于培养和塑造公民法律意识是不利的。因此除了从基层的公民身上渗透法律意识,更应该从上流建筑中守住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行事,真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另外应该切实的让公民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提高有关部门的优良工作作风。

五、结语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只要人人都遵纪守法,必将促进社会安宁和经的济发展。在新世纪里,我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文化的发展而加大法律意识


本文由: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

2019-06-12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武警部队基层法制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农地金融化的囧途: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法制化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