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报社

编辑出版:《中国经贸》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97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82/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zgjmbjb@126.com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中国商报社《中国经贸》杂志社

网址: 《中国经贸》杂志社

论面向知识生产力提升的一流学科建设逻辑

时间:2021/09/23  点击:442


       

内容摘要:要走服务知识生产力提升的一流学科培育路径,我国学科建设事业必须坚持“正偏态互动模式”,按照建设平台、完善组织、重塑文化、改进评估等四轮驱动的思路平稳推进各项工作。

关键词:知识生产力;学科建设;学科培育;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西安 710062

  内容提要:学科是促进知识生产的社会建制,面向知识生产力提升的学科建设逻辑才有合法性。当前我国学科建设工作正遭遇“路径锁定”现象,即功利驱动路径、学科拼凑路径、指标导向路径与规模竞争路径等挟持,知识生产本位的学科建设逻辑悄然被淡忘。学科存在的本体意涵是提升知识的原生力、整合力与市场力,学科建设事业理应顺应现代知识生产的轨迹与方式,面向知识“三力”提升的学科建设必须有全新的作为。要走服务知识生产力提升的一流学科培育路径,我国学科建设事业必须坚持“正偏态互动模式”,按照建设平台、完善组织、重塑文化、改进评估等四轮驱动的思路平稳推进各项工作。

  关 键 词:知识生产力 学科建设 学科培育 互动模式

  标题注释: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教师教育力提升与‘双一流’背景下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研究”(BAA180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8)09-0140-10

  大学是人类知识生产的专属场址,学科是促进知识生产的社会建制,在这一意义上,服务知识生产与再生产是大学存在的天命所宿。所谓知识,就是人类认识一切自然现象、社会事象、文化事物的智慧结晶体,相对经验而言,其根本特征是:系统性、深刻性与专门性。大学是将经验擢升为知识的社会机构,学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正是肩负起经验升级的社会重任。在当代中国学术背景中,回归知识生产的初心,弃置种种功利性的由头,是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健康推进的保护神。我们相信:知识是学科的前身、内核与本体,学科是知识的产床、怀抱与苗圃,面向知识生产力提升的学科建设逻辑才有其合法性、科学性;一切学科建设工程只有在助推知识生产、知识蜕变的链条中方有其存在的意义、言说的必要。

  一、当前学科建设的“路径锁定”现象剖析

  显然,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的使命,规范学科点设置、规划学科建设路径、规定学科建设质量标准等,都是有担当、负责任政府的体现。然而,一旦政府权力与干预的介入偏离了适度、准确、应当的轨道,上述举措很可能误导一流学科建设,致使其陷入功利化、快餐化、指标化的旋涡,陷入“路径锁定”、偏离初心、迷失方向的困局,进而给学科发展带来重重阻力。正如有学者所言,“路径依赖是一种制度的‘锁定’……是因为它会逐渐缩小人们的决策范围,最终冻结选择行为”。①目前,这一“依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资源依赖、项目依赖、权力依赖、指标依赖等,非常值得学科建设者警惕!其实,任何一种人为政策的干预都会给社会事物发展带来“双面效应”,而对负面干预效能的及时捕捉与有力遏止则是规导政策效应的一把利器。

  (一)功利驱动路径

  大学参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直接驱动力是什么?学者们心知肚明:它会给大学带来丰厚的资源受益,助其收获知名度与美誉度,给本校学者参评形形色色的人才计划带来更多的指标实惠,无形中增强大学对外部资源的吸附能力,等等。正是在种种显在或潜在利益驱动下,我国大学参评一流学科的热情空前高涨,甚至不惜一切财力与代价攫取参评中的优势。诚然,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外部动机的诱导,但内部动机才是学科发展的生命线,过强的外部动机可能扰乱大学学科建设的节奏、阵脚与心态,诱使学者、学院放松“学术研究”“知识生产”的主业,专事一些沽名钓誉、旁门左道之事。在强大外部功利动机驱使下,“作为大学内部自治的基本单位,学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和自治的组织,而是逐渐成为一个自利的组织和附属的组织”。②大学对功利思维的“路径依赖”理应引发学科政策设计者的反省。“学科是‘苗’,资金则是‘水’。”③学科茁壮成长需要的是适量资金“水源”的浇灌,如若本末倒置、功利主导,学科建设很可能退化为攫取资源的功利场,学术的纯粹性与自由性将无法得到保障。

  (二)学科拼凑路径

  学科是学科要素,即与学科发展相关的人、事、物等有机链接而成的生命体,是各要素在交互作用中自然生长的连续体,其中,许多链环与要素都是隐性的、内隐的,是学科评估活动无法将之可视化、指标化的。进言之,那些隐性的学科要素是:学科精神、学科文化、团队氛围、学科传统、学科气质等;那些隐性的学科链环是:要素间的互动方式、要素间的有机配合、要素间的流畅联络通道、要素在重大应用环节上的组织力与整合力等。从某种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为了筑就一种无形的学科“精、气、神”而组合学科要素、凝练学科特质、充实学科内涵的过程。然而,在我国学科建设中“拼凑一流”的问题尤为突出:在一些一流学科中,拔尖学者是“挖”来的,学科方向是相关学科“凑”出来的,学科优势是校内“调配”出来的,学位点是申报书“拼”出来的……本学科真正本已的专有学科发展资源较为稀薄。如果没有学科文化、学科精神、学科特色的粘连与内融,这些学科生命脆弱,更别说孕育出高端学术成果了。

  (三)指标导向路径

  学科排名是当代学科建设的关注焦点,评价指标成为我国学科建设中的至高崇拜,“为指标而建”成为当代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潜台词。一切学科发展指标都具有外现性、表层性与孤立性:它们只是学科发展进程中的一段“切片”与状态数据,只是凝固化、碎片化的学科发展参数,难以反映学科的真实生命发展状态。进言之,学科评估指标都只有被置于学科生命体、生态链中方能展示其真正内涵,只有被置于学科生长进程与生态体系中才能显示其本真内涵所指。盲目的指标崇拜只可能导致学科发展“重表轻本、重评轻建”的怪相出现,进而打乱学科发育的自然节奏。一流学科是学科历史中“生长”出来的而非专家“评”出来的,是在卓异学科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而非用评价指标“量”出来的。进言之,一流学科在学科排名中的地位是自然表现出来的,是其良好“学术基因”自然生发的结果。用理性、生态、整体的眼光看待学科评价指标,在学术积淀中凝聚学科的内力、历练学科的内功,这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正常路径。


本文由: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

2021/09/23

上一篇:美国完善学校改进计划明确各州教育责任与机会
下一篇:为什么强调职教是一种教育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