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报社

编辑出版:《中国经贸》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97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82/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zgjmbjb@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zgjmbjb@126.com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中国商报社《中国经贸》杂志社

网址: 《中国经贸》杂志社

汤广全:“留守儿童”何谓?

时间:2019-03-01 23:49:52  点击:865


       

内容摘要:现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不仅缺乏基本的学术逻辑,而且丧失起码的底线伦理思考,掩盖了现实生活中广大弱势群体非人道的社会生活状态。

关键词:留守儿童;混合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原题:“留守儿童”何谓?

  作者简介:汤广全,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儿童健康发展(黄石 435002)。

  内容提要:二十多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留守儿童”的涵义似是而非,界定不清,逻辑不彰,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清思”,即何为“留守”、儿童为何“留守”、儿童用什么“留守”,藉此追踪“留守儿童”在根本上意味着什么。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现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不仅缺乏基本的学术逻辑,而且丧失起码的底线伦理思考,掩盖了现实生活中广大弱势群体非人道的社会生活状态。

  关 键 词:留守 儿童 研究 父母 学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改课题“基于教师职业核心素养的‘教育+学科’混合培养模式构建”(编号:2016344)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留守儿童”的称谓此起彼伏,相关学术研究声势浩大,论文发表数量惊人,这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度非常高,预示着它的研究的空间可能相当广阔。

  学界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农村孩子单独留在出生地(户籍所在地)或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或与祖父母辈及其他父辈亲朋友好居住在一起。细究起来,这类概述仍相当笼统,相关疑问也不少,如在时间维度上观察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外出父母或外出父母一方与孩子多长时间见面或相处一次,每次见面或相处一次持续多久。而且,这里还存在另外一个旁支问题:即便父母每天都与孩子有时间呆在一起,但如果年轻父母沉溺于网络空间或其他成人世界的娱乐活动,而把孩子晾在一边,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缺失亲子之间基本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这样的“朝夕相处”类似“近在咫尺,远在天边”,形同陌路,意义近无。二是留守儿童具体年龄多大,是0-16岁,还是0-18岁,还是其他年龄区间段。再如在地理维度上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特指农村的儿童还是既包括农村儿童,又包括城市儿童。城市同样存在单独留在户籍所在地(出生地)或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或与祖父母辈及其他父辈亲朋友好居住在一起的儿童。二是与时间维度紧密相关,留守儿童与其外出父母或单亲分离空间相距多远。如果空间相距较近,儿童与父母或单亲相聚或当面沟通的机会明显会增加,算不算“留守”,怎样才算“留守”。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其词义的内涵,何为“留守”?“留守儿童”中“留守”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留守儿童”到底“留守”什么,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留守”资质,儿童各方面待成长、尚处于“弱势”的资质能帮助他们“留守”什么?诸如此类的疑问还可持续追究下去。本文将集中阐释三个问题,即“留守”的涵义,儿童为什么“留守”,儿童凭什么“留守”,以此追问“留守儿童”在根本上意味着什么。

  二、何为“留守”

  自从1994年学界出现首篇文章[1]以来,“留守儿童”的称谓便声名鹊起,自此一发不可收,6186篇学术论文诞生了(以“留守儿童”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论文篇名,截止于2018年5月1日)。其中,2004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见表1),从最初2004年的2篇迅速增至2010年431篇;2011年至2017年为第二阶段(见表2),每年高达500篇以上。但到底何为“留守”,没有相对统一的说法,术语的逻辑界定不尽一致,读者不甚明了,甚至使人犯迷糊,有必要追根溯源,刨根究底。


本文由: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经贸杂志社编辑部

2019-03-01 23:49:52

上一篇:时松 等:儿童安全教育中“陌生人”认知
下一篇:论教育研究方法论要摆脱唯实证主义的三个“崇拜”